1
0
mirror of https://github.com/GenderDysphoria/GenderDysphoria.fyi.git synced 2025-11-25 20:42:40 +00:00

Update Chinese Translation (#131)

* Update 我是跨性别吗.md

* Update index.md

* Update 什么是性别.md

* Update 历史.md

* Update index.md

* Update 亢奋.md

* Update 身体烦躁.md

* Update 生化烦躁.md

* Update 社交烦躁.md

* Update 社会烦躁.md

* Update 性烦躁.md

* Update 冒名顶替综合征.md

* Update 我是跨性别吗.md

* Update 治疗.md

* Update 染色体.md

* Update 激素.md

* Update 雌二青春期.md

* Update 结语.md

* Update 激素.md

* Update 身体烦躁.md

* Update 我是跨性别吗.md

* Update index.md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rqnj
2023-05-16 23:33:33 +08:00
committed by GitHub
parent ce80ce8a12
commit 573f274cae
16 changed files with 430 additions and 385 deletions

View File

@@ -26,31 +26,31 @@ tweets:
# 社会烦躁
尽管我们想改变现有的性别歧视,社会依旧期望人们符合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其中最令人窒息的是婚姻与父母角色;“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这些词都意味着沉重的负担。错误的角色——甚至是任何角色——都会像球一般沉重。社会期望你按照戒条行事,违背它们就意味着成为糟糕的配偶或父母
尽管我们想改变现有的性本质歧视主义,社会依旧期望人们符合传统性别角色。其中最令人窒息的是婚姻与父母角色;“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这些词都暗含着沉重的负担。错误的角色——甚至是任何角色——都会像背负铁球一般沉重。社会期望你按照戒条行事,稍微逾越则会被视作糟糕的配偶或家长
一位出生为女的跨儿可能因为母职而产生严重心理障碍。生育*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女性的天职,哪怕怀孕和分娩的过程都充满了性别期。怀孕意味着无关自我的母职,而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关于看孩子、母乳喂养和抚育的期望。
为女的跨儿可能因为母职期待而处于严重的烦躁状态。生育*理所当然地*被当作女性的天职,哪怕怀孕和分娩的过程都充满了性别期。怀孕意味着无关自我感受的母职,一大堆关于看孩子、母乳喂养和抚育的期望也随之而来
融入([Passing](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ssing_(gender)))顺性别的倾向女性认同跨儿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你抱着一个婴儿或在照顾孩子,那就被当作母亲(孩子是混血儿就会被降级为保姆,不过这扯远了)。这表明你已经被当作一个女人了,但是顺性别女性谈论生育经验时会*无效*。
融入([Passing](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ssing_(gender)))顺性别的女性认同跨儿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抱着一个婴儿或在照顾孩子时,你就会被当作母亲(孩子种族不同就会被当作保姆,不过这扯远了)。这种体验表明你已经被当作一个女人了,但是顺性别女性谈论生育经验时会成为一个*错误*。
当你迎合真正性别的社会标准时,社会烦躁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例如,许多跨女有这样的体会:她们会出于羞耻而在转变前遮挡胸部。赤裸上身游泳普遍不适,甚至在自我了解前就这么觉得了
当你迎合与真实性别一致的社会标准时,社会烦躁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例如,许多跨女有这样的体会:她们会出于羞耻而在进行性别转变前遮挡胸部。甚至在性别觉醒之前,赤裸上身游泳就是普遍不适经历
### 耻感
### 耻感
违背社会角色表现为*强烈的*耻感。在未出柜状态中成长并努力适应社会性别常规往往会使有不同期待的父母和同龄人失望。父亲可能对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或其他男性活动的“儿子”失望;女同龄人可能会对混男生圈子的“女孩”感到不喜;十几岁的男孩可能会排斥不会开“玩笑”的生为男的跨儿。
违背社会角色表现为*强烈的*耻感。在父母和同伴的不同期待下常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孩子在柜子中长大并苦苦挣扎着适应社会性别常规。父亲可能对拒绝参加体育运动男性活动的“儿子”感到失望;女性同伴可能会对混男生圈子的“女孩”感到不喜;十几岁的男孩可能会排斥不会开“玩笑”的生为男的跨儿。
这类情况可能会导致跨儿被欺凌、虐待孤立。这种分裂感产生了不合期待的羞耻感,然后表现为由烦躁不安导致的抑郁症,加剧他们的痛苦。
这类情况可能会使跨儿被欺凌、虐待孤立。与外界期待不合的割裂促成了内心的耻感,然后表现为由导致的抑郁,最终加剧痛苦。
{!{ <div class="gutter">{{import '~/tweet' ids=[
'1201138482569195526'
] tweets=meta.tweets className="" }}</div> }!}
这种耻感在暴露跨性别身份时尤为强烈。跨朋友和家人在出柜时会以消极态度甚至是暴力应对,从而将这种羞耻感转化为极端的内疚和耻辱。婚的跨儿可能会对自己出柜而破坏配偶的生活而感到十分自责。他们可能会受到邻居与同龄人的指责,并担心这会影响到他们的配偶和孩子。
这种耻感在暴露跨身份时尤为强烈。跨朋友和家人在出柜时会以消极态度甚至是暴力应对,这种羞耻感因此转化为极端的内疚和耻辱。婚的跨儿可能因为自己出柜而破坏配偶的生活而感到十分自责。他们可能会受到邻居与同龄人的指责,并担心影响到配偶和孩子。
这也是性别烦躁的一种形式,因为顺性别者不会受此影响。
耻感还表现为社会中系统性恐跨症。现在的跨性别成年人就是看着跨的媒体长大的。美国社会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恋”风潮对当时的跨儿孩子们是一种可怕的创伤:周围所有的成年人和同龄人嘲笑、讥讽厌恶那些他们不仅认同,还强烈共情并仰望的人。这种羞耻感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这是许多跨儿直到30多岁更晚才出柜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到了中年,他们才能克服这种羞耻感。
耻感还表现为社会中系统性的反跨现象。现在的成年跨儿就是看着跨的媒体长大的。美国社会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变性人迷恋”风潮对当时的跨儿孩子们是恐怖的创伤:周围所有的成年人和同龄人都在嘲笑、讥讽厌恶那些他们不仅认同,还强烈共情并仰望的人。耻感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也是很多跨儿30多岁甚至更晚才出柜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到了中年才能克服耻感。
耻感会累,直至爆发激进的行。跨性别者常有这样的经历:隐藏身份、更不愿意隐藏内心真实感受, 直到他们突然被铺天盖地的羞耻感压倒,最后发誓再也不要这样了。 这种循环不断重复。
耻感会累,直至爆发激进的行。跨儿常会这样:隐藏身份、越来越无力地与内心斗争, 耻感铺天盖地般爆发,最后自我洗脑不应该这么想。 这种循环不断重复。
### 约会与浪漫关系
@@ -65,12 +65,12 @@ tweets:
'1216112014411599877'
] tweets=meta.tweets className="oneblock capped" }}</div> }!}
社会烦躁*强烈地*影响到求爱的仪式。当你非男非女,被迫成为男友或女友非常令人迷惑且不公平。出生为男性的跨儿可能会希望*自己*被宠爱的那个人,而生出生为女性的跨儿可能会对未来伴侣的关注感到不适(超越女性感受的不适,因为这包括真正的关注,而不仅仅是不想要的关注)。他们的伴侣对填补这些求爱角色的期望可能会成为沉重负担。相比之下,以真实性别约会会很亢奋。给一个跨性别女孩买花,她会开心
社会烦躁*强烈地*影响到恋爱形式。如果你本就非男非女,被迫成为男友或女友很怪异且不公。生为男性的跨儿可能会希望*自己*被宠爱生为女性的跨儿可能会对未来伴侣的关注感到不适(超越女性感受的不适,因为这包括真,而不仅仅是多余的关注)。这种恋爱角色的期望可能沉重负担。相比之下,以真实性别约会令人亢奋。比如给一名跨女买花,她会开心地跳起来
一名未出柜的跨儿会感到异性恋规范的压力,以至于压制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本能,而扮演了一个表演的角色。许多跨性别女性试图扮演异性恋丈夫对妻子的角色,但转变后才发现更喜欢妻子的角色。她们甚至不会被女性所吸引。
的跨儿会感到异性恋规范的压力,扮演期望中的角色,压抑处理亲密关系的本能。许多跨女试图扮演异性恋丈夫的角色,但进行性别转变后才发现更适合妻子的角色。她们甚至不会被女性所吸引。
不适感,许多跨儿意识到他们对动态关系的感受与外表不符。转变才后意识到,他们实际上从来没有像出生性别一样的顺性别者那样约会过,而总有着与真实取向相符的浪漫关系。男同性恋关系、女同性恋关系与异性恋关系有完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求爱仪式、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沟通方式。男男关系和男女关系不同,女女关系和女男关系不同,即使不清楚自己是男是女
不适感,许多跨儿意识到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感受和“应该”的感受不一样。进行性别转变才后意识到,他们实际上从来没有像相同出生性别的顺性别者那样约会过,而总有着与真实性别一致的浪漫关系。男同、女同关系与异性恋关系有完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恋爱形式、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沟通方式。即使不清楚自己是男是女,但男男关系和男女关系不同,女女关系和女男关系不同。
举个例子,我向妻子出柜后才意识到,以前的约会都像女同性恋模式一样:先要成为好朋友。永远不会道明在约会,因为约会只是坐着聊天或一起闲逛。因此,我的几次关系仅仅因我太害怕迈出一步破坏友谊。我会总会想和她们在一起,出于人格魅力而非性吸引。我的初恋在第一次约会时告诉我,我与她曾经约会过的任何男人都不一样,因为我喜欢聊天而不是上床。两个月后,她和我分手了,因为我不是她想要的独断伴侣。
举个例子,我向妻子出柜后才意识到,以前的约会都像女同:先要成为好朋友。没有明确的约会,因为所谓“约会只是坐着聊天或一起闲逛。几次恋爱关系都单纯因我太害怕迈出“那一步破坏友谊而告吹。我想和她们在一起的原因是人格魅力而非性吸引。我的初恋在第一次约会时告诉我,我与她约过的男人都不一样,因为我喜欢聊天而不是上床。两个月后,她和我分手了,因为她想要有果敢性格的伴侣。
这种动态对于非二元性别者更复杂:其中一些人认为自己的约会风格是“酷儿”;有些人努力确定在一段关系中的角色;还有一些扮演了一个典型的二元性别角色;一些希望被当作是男朋友/女朋友,即使自己非男非女;有些人希望扮演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中性角色或由兼有男女特质的角色。
非二元性别者的关系更复杂:一些人认为自己的约会是“酷儿”;有些人挣扎着明确亲密关系中的角色定位;还有一些扮演典型的二元性别角色;一些希望被当作是男朋友/女朋友,即使自己非男非女;有些人希望扮演社会意义上的中性角色或由兼有男女特质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