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2020-01-26T20:41:55.827Z" lang: "tw" title: "性別不安的體現:表現不安" linkTitle: "表現不安" description: "帽T和運動褲永遠不退流行。" preBody: '_disclaimer' siblings: prev: /tw/sexual-dysphoria prevCaption: 性慾不安 next: /tw/existential-dysphoria nextCaption: 存在不安 classes: - gdb tweets: - https://twitter.com/NightlingBug/status/1215716435068100611 - https://twitter.com/NightlingBug/status/1215716435974066176 - https://twitter.com/NightlingBug/status/1215716436980703233 - https://twitter.com/NightlingBug/status/1215716438020849664 - https://twitter.com/DameKraft/status/1191555135756853249 --- # 表現不安 服裝、髮型、化妝、珠寶、眼鏡、穿孔和其他身體改造。即使是個人衛生也可能是表現的一個因素,例如剃除體毛或如何保養皮膚。所有這些東西在社會中都被賦予了性別,尤其是服裝和髮型。 雖然 1960 年代的性革命和 1980 年代的商務時尚熱潮確實模糊了男性和女性表現之間的界限(主要是透過將男性時尚正常化為中性),但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壓力,要求人們遵守傳統的性別規範。不符合性別規範的服裝會立即被標記為酷兒,以至於任何時候一個女人穿著剪裁合身的西裝,她就會被標記為女同性戀,而一個[因為兒子想要舉辦冰雪奇緣派對而穿上艾莎服裝的爸爸](https://twitter.com/cbsnews/status/1088441623846023168?lang=en)則被貼上顛覆和虐待孩子的標籤。 幾十年來,男性的長髮一直被視為[搖滾叛逆的行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w7CrxLj36I),留長髮的男性會被歧視為懶漢和遊民。女性的短髮通常被解讀為酷兒或女同性戀的 T(除非她們年紀大了,那短髮就是預期的),而且女性經常承受留長髮的壓力。男性穿耳洞在 90 年代變得更加正常化,但仍然被視為一種叛逆行為,有些雇主不允許男性戴耳環。化妝在男性身上被有害的男子氣概所污名化,以至於即使 *喜歡* 化妝的男性也感到壓力,不得不避免化妝。 無論你喜不喜歡,表現都被賦予了性別,跨性別者想要以他們真實性別的方式來表現自己是非常普遍的,而擺脫性別表現束縛的願望在所有跨性別者中都很常見,無論他們處於性別光譜的哪個位置。對於出生時指定性別為男性(AMAB)的人來說,這可能表現為希望融入更多女性化的元素;對於出生時指定性別為女性(AFAB)的人來說,這可能表現為想要更男性化的外表。這可能表現為完全朝著與他們指定性別相反的方向發展,或者渴望在追求中性的過程中找到一個中間地帶。它甚至可能只是一種 *不想* 以你被指定的性別來表現的願望。 **並非所有跨性別女性都表現得女性化,並非所有跨性別男性都表現得男性化,也並非所有非二元性別的人都追求中性。表現得陽剛的出生指定性別男性(AMAB)者是合理的;表現得陰柔的出生指定性別女性者也是合理的。表現不是性別;性別不是表現。** 表現不安通常在早期以對另一種性別的造型著迷的形式出現,並希望能夠像該性別的人一樣表現。這種願望可能透過尋找中性風格的造型來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但通常這種願望會被「我沒有足夠的信心去嘗試」這樣的陳述所自我設限。出生指定性別男性者(AMAB)經常在這裡遇到問題,這種願望常常被困在異性戀霸權的期望背後,導致對女性化表現的興趣被誤解為性慾。 轉變後的表現不安通常只是在試圖以其指定性別來表現時的高度不適感。它甚至可能與一個人的外表無關,而只是與衣服給你的感覺有關。在我自己轉變的第一年半裡,我無法忍受穿中性T恤,因為它們只會讓我感覺更男性化。即使是現在,我也必須把T恤的領口剪掉,因為緊貼脖子的領口會讓我感到性別不安。 ### 表現對身體不安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