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mirror of https://github.com/GenderDysphoria/GenderDysphoria.fyi.git synced 2025-11-25 20:42:40 +00:00
Files
GenderDysphoria.fyi/public/zh/index.md
着火的冰块nya 2cf6c3db96 Fix repeated characters and incorrect punctuation marks in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182)
* Update 亢奋.md: Fix repeated characters and incorrect punctuation marks

* Fix more enumeration comma errors
2025-11-03 14:57:44 +00:00

7.8 KiB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date, title, linkTitle, description, preBody, lang, classes, siblings
date title linkTitle description preBody lang classes siblings
2020-01-26T20:41:55.827Z 性别烦躁指南 简介 深入性别烦躁的表现及跨性别概念。 _disclaimer zh
gdb
next nextCaption
/zh/什么是性别 什么是性别?

{!{ {{import '~/img' images.titlecard srcSizes="(max-width: 800px) 100vw, (max-width: 1000px) 70vw, 767px" alt="性别烦躁指南" style="margin-bottom: 1em;" imgStyle="width: 100%" }} }!}

目录:

{!{

}!}


简介

{!{

跨性别 - 形容词
指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与出生时被指派的性别不一致。

}!}

自全球文明之始,就有人的性别认同与西方观念下的性别不一致,不同于那种基于外生殖器结构划分的二元性别。早在 4500 年前,苏美尔帝国就有名为 Gala 的中性别祭祀;从未被欧洲殖民者踏足的时代直到今天,北美的原始社会文化一直认可第三性别的存在。遍布非洲的部落文化承认多元性别认同,欧洲人却试图抹去历史。人类社会自古就有多元性别身份和差异化的性别规范,也会不同程度地背离性别规范,与西方文化中所谓“传统”性别观不同。

译注 1性别身份也译作性别认同英文都是 gender identity。译者使用性别身份强调社会层面使用性别认同强调个人层面。此用法贯穿全文后文不再赘述。

译注 2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传统文化只承认男女二元性别划分而世界很多古文明承认间性者和跨性别者的存在很多古文明也允许一定程度的性别越轨。所以作者说不是西方文化传统这是现代文明的内涵。当代西方跨儿群体在争取权益的过程中反抗了西方传统文化。

虽然跨儿的存在如此久远,现代西方的跨性别概念也只有约 130 年的历史。为了准确描述这一概念1965 年约翰·奥利文John Oliven才用“跨性别”transgender取代了大卫·考尔德威尔在 1949 年提出的词“易性者”transsexual又译为“变性人”而后者曾取代了马格努斯·赫施菲尔德Magnus Hirschfield在1910年提出的词“异装癖”transvestite

译注“异装癖”概念将性别认同差异归为性别表达后出现描述了性别认同的“易性者”。“易性者”transsexual一词与易性症transsexualism的精神诊断紧密相连此概念基于性生理和性别的二元观将性sex等同于性别gender否认男女之外的存在要求性角色sex role与其认同的性别一致并进行激素和手术治疗。随着理论基础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进步“跨性别者”transgender概念出现其含义成为开头所述的定义。

跨性别者就是说:长着阴茎,结果可能是女孩;长着阴户,结果可能是男孩;不论有哪种生殖器的人,可能不完全符合男女性别划分,是非二元性别者。

跨儿[^4]会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明白这个道理。一些孩子刚能理解性别时就明白了,一些人到青春期才会,还有一些人直到成年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很多人从来没有接触到或感受过“性别可能与出生性别不一致”的概念,就直接认命了。

译注跨儿trans本来是 transgender 的缩写但现多指性别认同、性别表达、生理性别和出生性别任意方面与其余方面不一致部分语境中也等于跨性别。译文尊重原文用词transgender 译为“跨性别者”trans 译为“跨儿”,文中两者基本无差异,读者可根据语境自行判断词义。

甚至总有人觉得,虽然不喜欢自己的出生性别,但和跨性别不一样。一些人说,自己想像跨性别者那样去进行性别转变,这种想法不尊重那些“投错胎”的“真正”跨儿。媒体传播的跨性别形象会塑造荒谬的观念:规定跨性别者一定是什么样的,跨性别者的成长经历一定是什么样的。

这种内在与外在不一致的感受,就是所谓的性别烦躁。不论在二元性别体系之外的何种位置,每一名跨儿都会经历某种形式的性别烦躁。不同的圈子在什么是性别烦躁,它如何表现出来,以及什么是跨儿上有分歧,跨性别圈子内部曾根据这些问题搞政治迫害。为防止把你搞晕,这里的“性别烦躁”指与出生性别不一致的情况。如果你感知到的性别认同与出生性别不一致,不论这种不一致如何表现,你就是货真价实的跨性别者了。

本网站记录性别烦躁的表现,提供性别转变的一些资料,帮助正在质疑探索中的朋友,帮助走在跨性别之路上的朋友,还有想当个好盟友的朋友。

译者说

阅读提示:

这里隔两章就说什么“大脑深处”“大脑子系统”,再隔几章又说看脑子鉴不出来跨。这里明确一下,跨性别的成因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先天生理、后天教化与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

关于“跨儿是不是必须有性别烦躁”这个问题,已经吵吵好久了。作者的立场是必须有,必须感觉“别扭”。但有的人说,我没这种很身体层面的感觉,但拒斥顺性别规范、二元性别规范,可以是跨儿吗?这个问题交给你去想吧。

虽然很多观点并不普遍适用,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带着自己的思考阅读。

2023 年 5 月更新:

更新增删段落的翻译;增加“我是跨性别吗?”一章(感谢 @hly0928 !);句法、语法改进;增加译注。

Contributors:

limelight @iried_w @tsuyoikaze @yucandy

GitHub @hly0928

部分词汇:

AMAB出生指派性别男

AFAB出生指派性别女

transfeminine倾向女性认同的跨儿/女性化认同跨儿

transmasculine倾向男性认同的跨儿/男性化认同跨儿

queer性变态/酷儿。可泛指非顺性别非异性恋者。带有拒绝一切标签、反抗社会规范的意味。

{!{

Title artwork based on works by Jumpei JP Ueoka
{{import '~/img' images.jpjumpei_1 className="" link="https://www.instagram.com/p/Bq2uRCtFttU/"}} {{import '~/img' images.jpjumpei_2 className="" link="https://www.instagram.com/p/BlA3IUrAnTi/"}}
}!}